我是今年上岸上海大學理學院化學專業的一名考研生:首先,關于擇校和訂專業方面,我當時就是想去上海,但感覺自己考985的話,實力不是那么夠,所以報了上海大學,上海地區的211;我本科學的就是應用化學專業,所以專業方面我就選擇了理學院的化學專業,這個專業是不需要考數學的,因為我的高數基礎和水平都比較差,所以在一開始選專業的時候,我的目標就比較清晰,就是考理學(不考數學的意思)。
關于我們學校本專業的報錄比:就20年來說,當時統考報名人數是178人,總錄取人數115人,我們學校是把一志愿錄取、推免、聯合培養、調劑生都算在報錄比內的,意思就是網傳的報錄比虛高,實際上一志愿被錄取的人數是要偏低的。比如20年被錄取的115人中,只有69人是一志愿錄取,21個調劑生,7個推免生,18個聯培生,一共計115人。而且近幾年調劑生的名額數量越來越高,21年統考報名人數182人,錄取總人數157人(其中一志愿的只有75人,調劑生53人,推免了3個,聯培生26人)。那有人就要說了,說上海大學不保護一志愿,其實也不全然是如此,我考的這個專業是經歷20年的一次改革的,化學考研的科目主要就是四大化學:有機無機分析物化。但是改革后將有機無機分析這三門科合成了一門綜合化學,一科各占50分,改革后的綜合化學普遍難度偏高,22年的綜合化學很多人都只考了60分左右,這就導致總體的分數不是特別高,但每年也有400加的大神,每年我們專業的復試分數線就是國家線,包括單科線也是國家線,進了復試后,我們專業是按照1:1.2的復試比來進行復試的,也就是120人中會刷掉20人的意思,沒有等額復試一說。那有人就要說了,分數線這么低怎么還收這么多調劑生,那又回到剛開始的問題了,還是綜合化學難度比較大,過國家線的人里再去掉單科不過線的,再去掉復試被刷的,剩下的一志愿學生不夠招生的名額,這個時候就要收調劑生了。但不要太擔心,調劑生是在一志愿復試之后才進行復試,不和一志愿一起排名,也就是調劑生的對手只是那些調劑生,這就會出現,擬錄取名單上一志愿290多低分上岸的也有,400左右的調劑生也有。
關于初試的部分:首先我們來說政治,政治暑假開始我認為完全就夠了,暑期開始看徐濤老師的強化版的課程,做1000題(其實我的1000題都沒怎么寫),順一下知識點有個大概框架,前面馬原的部分確實有點不好理解,沒關系多做點題目多刷刷就好了。然后就是腿姐了,我是跟了腿姐的選擇題技巧版,然后背的腿姐沖刺背誦手冊,這個時候應該已經十月份左右了,這時候可以開始政治的背誦部分了,我經常會在微博小紅書上刷一些博主的筆記,方便背誦的一些小口訣然后記在自己的書上,方便記憶背誦。后期就是肖八肖四了,我的做法是肖八的選擇題全背,肖四整套全背,我感覺真正重要不可省略的就是這十二套卷子,雖然我看網上好多人都說肖老22年翻車了,但大家都背肖秀榮,翻車的話也是一起翻,考研一定要有一個好心態,而且我考的是上海大旱區,政治也考了70,這對我來說已經很夠了。
其次就是英語,英語的部分前期就是背單詞,我考的是上海地區英語一,我的英語基礎算還可以的那種,四六級都過了,也拿過一些英語方面的獎,單詞我建議還是要拿筆寫一寫畫一畫不然印象不牢固,就會出現許多單詞看著都很熟悉但是想不起來中文意思的情況。到暑假部分就可以著手真題的部分,我自己是有做手譯的(把歷年的閱讀理解的真題中的每一句話進行一對一的翻譯,不會的生詞記錄下來仔細背誦),對于閱讀部分我認為精讀還是有些用的,這個時候可以看唐遲和頡斌斌老師的閱讀課,我比較推薦的是頡斌斌老師,他講課還是很風趣幽默,適合基礎不太好的同學;唐遲老師的課適合基礎稍微好點的童鞋。到了十月份國慶放假后就可以進行作文部分,這個時候可以多看幾個老師的課,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的筆記模板,也可以多準備幾個,以防題目生變。大作文我當時是跟的潘赟的九宮格作文,我是自己看課程總結的模板,不過我感覺有點浪費時間,一節課都得近兩個小時,一共大概十幾節課,小作文我跟的也是頡斌斌老師的,這里我推薦你們可以買頡斌斌老師的課程,是閱讀和作文一起的那種,頡斌斌老師是每個模塊都帶,他確實講的也挺不錯的??偨Y完模板后就是背誦了,一定要進行默寫,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有時候會背了不等于會寫,一定要留近三年的英語真題進行考試模擬,一整套卷子包括作文寫下來,包括填涂答題卡,嚴格控制好時間,因為真正考試時會有許多突發不可考慮的因素,不要自己想當然的認為我到考試的時候一定能寫的完。這里小三門的話我比較推薦宋逸軒老師,我是有聽過他的課的,但小三們的部分我是沒有單獨拿出來一套套去刷的,由于后期時間比較緊迫,到十一月份的時候,感覺時間突然嗖的一下就到進考場那天了,所以我提醒一下學弟學妹們,一定要早做練習,后面時間過得非???,還要背肖四肖八,背英語大小作文模板,練專業課的題目。
然后是大頭專業課的部分,我考的是理學院化學專業,理學的話就是可以不考數學,當然這也有利有弊,不考數學肯定對一些數學薄弱的童鞋有利,但這幾年隨著不考數學的人越來越多,今年的理學國家線也是卷到了290分,也是近幾年新高,南京師范大學的物化+無機的理學專業的平均分甚至卷到了370加。物化+無機對理學來說是很好的選擇,因為無機書本上冊的內容和物化書本上冊的內容絕大部分知識點是類似的,但我們22屆的考研生,在22年九月份新出考試大綱的時候,許多院校都把物化這一學科給砍掉了(有關物化的學科不再招生,改考有機化學或化工原理其他的),這就導致許多復習了大半年的學生準備的科目突然被取消,那就只能換學?;蛘邠Q專業課,導致考物化加無機的學生越來越卷,不過我們專業是考物化加綜合化學(有機加無機加分析),因為綜合涉及的科目較多,這也嚇退了一部分的考研學生,綜合的有機是李景寧版本的上下冊,分析化學只考上冊,無機也只考上冊,我在復習的時候,這三門都是做的書本上的習題以及課后練習,分析化學我買了樊行雪的華東理工出版的第二版的輔導資料,里面的選擇填空題多做做,大題目不需要寫。往年的綜合化學都是比較偏基礎知識的,但22年的就比較的難,不過也不需要過度慌張,綜合涉及的范圍很廣,在復習的時候切記不能急躁,知識點一輪輪過,一遍遍背,穩住心態就已經贏了一半了。
物理化學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他單科150分,所以這科的分數一定要拿到,我剛開始做的是傅獻彩的課后題,做了大概一兩遍,然后做的是沈文霞的那本考研指導我把書都放在下面的圖片里,這本考研指導上的題目我做了很多遍,包括簡答題的部分一定要好好背,初試復試都很愛考,大題目一定要多刷幾遍,也很愛考。還有就是真題的部分,20年改革考綜合化學后,我們專業的真題就封閉了,很多網上售賣的真題都是零幾年的和上大的一些本科期末考的題拼湊的,沒什么參考價值,這時候可以去微博超話里蹲蹲,不過一般都是學長學姐整理的考場后的真題回憶版,我當時也是買的回憶版真題,好好利用這些為數不多的真題和賣你資料的學長學姐,不懂的地方就問他們,他們會幫你很多。
最后就是關于復試的部分了,我們專業今年22年的復試線就是國家線:總分290,單科是39、59。單科線是不高的,只要認真復習一定沒問題,就算像今年綜合化學很難的情況下,過線的一共85人,進復試85人,按照1:1.2的復試錄取比,最后一志愿錄取的人數72人,推免生2人,調劑生66人,總計錄取140人。調劑生人數還是比較多的,復試的占比為50%,意思就是最后錄取是初試×50%加上復試分數×50%。復試的內容包括了英文自我介紹,英文翻譯,還有就是專業課的部分,專業課是四大化學的老師輪番問,所以都要看,專業課物化的部分還是背沈文霞考研指導上的內容以及一些基礎的知識點,其他的每個人問的部分都不一樣,總的來說,就還是把書上的知識點再從頭過一遍,一定要真正理解,理解后就可以知識遷移,我就是初試考的不高,由于復試占比一半,然后復試還行最后排名還行的。
最后的最后我想說,堅持就是勝利,雖然很土氣,但是是真的,一定要堅持不要放棄,考研這條路很難,中途下車的人也多,能夠一直腳踏實地走到最后的,一定是自己的贏家。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在上海大學等你們,Fighting!